第168章 先天纯粹,一念之微(3 / 12)

加入书签

sp; “阳明驳朱子‘格物致知’过于重视外在之理,而不首先立足于良知,是对‘本体’的藐视。”

    “诚如长惟居士方才所言,阳明以此开创心学,以性为人之本体,良知为人之本体。”

    “惜哉,矫枉过正。”

    “今以王龙溪以主流,取心外无物四字,抹杀人于万物之认识,只取自我,唯我独尊。”

    “又取无善无恶心之体四句,将心体看做虚无,一切修养功夫皆有碍于认识。”

    “道德、礼法、律令、人情、共识,付之一炬。”

    “浮诞不经,以恶为美,混淆人物,虚无主客,此大谬与世!”

    “要说推陈,始要从王龙溪之学说推而弃之。”

    龙溪,指的是王畿。

    可以说这位是影响力最广泛,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宗师。

    不说格物,不说修习,只讲悟道。

    其主张通俗言之,便是“我不要你们觉得,我要我觉得”一句而已。

    可谓是消解共识的第一宗师,在某些特定群体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。

    但如此风靡三十载,也到了被反噬的时候。

    像这样受到同道的口诛笔伐都是常态。

    钱德洪与其时常较气,也是由此而生;顾宪成一小辈,都肆无忌惮将王畿的学说与李贽的,立起来一起批判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说要推陈出新,袁洪愈同样是第一个将王畿拖出来打。

    王畿极有涵养,对此反而含笑以对,示意袁洪愈继续说。

    “至于出新……”

    “王门正统在钱绪山,其恢宏师说,论学宗旨主阳明晚年所陈,事上磨练。”

    “以‘性无体,以知为体;知无本,事物乃其实在。’立论,力陈在事上‘行著习察’,以达在认识上泯灭‘气拘物蔽’。”

    “王门别宗李卓吾,独辟蹊径,开普世之说。”

    “以‘抽象天理于人,人以实践明道’立论,主张人在理上格知,贴合世情。”

    “朱王兼修在薛方山,取‘万物皆备于我,万物皆具于心’,‘格物穷理,先知而后行’二句,融会贯通。”

    “整合朱、王,主‘务从实践’,身体力行,而后求诸本心。”

    “子曰,心即本体,子曰,格物致知。”

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