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7章 下午(1 / 3)

加入书签

写给想入行的你:这碗脱口秀的饭,该怎么端稳了

听说你想进脱口秀这行?在上海这地界儿,敢碰这碗饭的,要么是真喜欢,要么是真敢闯——我猜你是前者。

我混这行快十年了,从第一次在开放麦抖机灵被台下喝倒彩,到现在能在千人剧场撑满九十分钟,踩过的坑能装满一卡车。

今天不跟你扯什么段子技巧,就聊聊怎么真正踏入这扇门,少走点我当年的弯路。

先搞明白:这行的门在哪儿?

你以为脱口秀的门是“能说会道”

?错了。

我见过太多嘴皮子溜得像开了倍的人,上台三分钟就被观众嘘下去。

这行的门,是“知道在哪儿能练,明白跟谁学,清楚怎么被看见”

上海这地方好就好在,它把这些门都给你敞开着,就看你愿不愿意迈腿。

先说最实在的——开放麦。

这玩意儿是脱口秀的“新兵训练营”

,也是你能摸到的第一块敲门砖。

我当年在南京东路一个小酒吧里第一次上开放麦,台下连演员带观众就十五个人,其中三个是酒吧老板的亲戚。

我写了个关于地铁早高峰的段子,准备了三天,结果紧张得忘词,站在台上像个被按了暂停键的机器人。

下来之后找角落蹲着,想当场把本子撕了。

但你猜怎么着?散场时一个戴眼镜的哥们儿拍我肩膀,说“地铁那个点抓得准,就是节奏垮了”

那是周奇墨,当时也刚起步。

后来我们总在开放麦碰见,互相挑刺儿。

现在想想,开放麦最值钱的不是上台那几分钟,是台下那些“自己人”

——他们懂你的梗,更懂你没讲出来的慌张。

上海的开放麦现在多如牛毛,但得挑着去。

像spiedy在静安寺的场子,每周三晚七点,专门给新人留三个名额,去了报“想试试”

就行。

3在人民广场的开放麦更有意思,最后有个“吐槽环节”

,观众能直接说哪段不好笑,虽然扎心,但比自己闷头练强十倍。

记住,别挑人多的,找那种能让你演完敢留下来跟演员唠嗑的场子,混个脸熟比啥都强。

别迷信“天赋”

,先学“规矩”

总有人说“脱口秀靠天赋”

,这话骗了多少人?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姑娘,第一次上台就能让全场笑到拍桌子,但三个月后就销声匿迹了——她觉得“不用学”

,结果段子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梗,观众听腻了,自己也写不出来新的。

这行的“规矩”

,得有人教。

你要是零基础,别琢磨自学成才,找个靠谱的培训班,比你在家对着镜子练半年管用。

我当年报过一个线下课,学费三千八,心疼得好几天没敢点外卖。

但那课上教的“三秒一个梗”

的节奏控制,“把痛苦当糖嚼”

的创作逻辑,现在还在用。

上海的脱口秀培训,鱼龙混杂,得瞪大眼睛选。

那种打着“七天成”

旗号的,多半是割韭菜——脱口秀的“活儿”

,哪有成的?要看老师是不是真在台上摸爬滚打过,像喜剧联盒国的培训课,讲师都是演过五年以上商演的老炮儿,他们不会教你“怎么变幽默”

,而是教你“怎么把自己的幽默挖出来”

我记得有个学员是做会计的,总觉得自己生活枯燥写不出段子,老师就让他写报销单里的奇葩票,结果那段“老板报销宠物美容费”

的段子,后来上了笑果的商演。<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