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8章 上午(2 / 4)
道怎么引导孩子),要么是本科生(学习能力强,能快吃透教材),关键是能“现问题、解决问题”
,而不只是“看着孩子写作业”
。
第三档:200元天,本科生(有证)服务,最多6人——核心是“精准拔高+学情反馈”
这一档的家长,目标很明确:希望孩子“拔尖”
,或者“补短板、赶上来”
,对老师的专业性要求最高。
所以,服务必须体现“精准”
和“深度”
。
具体怎么服务?
?每次辅导前,花5分钟和孩子“聊学习”
:“昨天学的乘法口诀,你觉得哪句最难记?”
“今天课堂上老师表扬你什么了?”
——先摸清孩子当天的学习状态,辅导才有针对性。
?作业辅导要“举一反三”
:比如孩子刚学了“乘法分配律”
,写完课本作业后,老师可以出一道变式题(“如果把3x(5+2)改成3x5+3x2,结果一样吗?为什么?”
),帮孩子把知识点吃透。
?每天给家长“学情反馈”
:不用长篇大论,但要具体——“今天小明数学作业全对,尤其是应用题,能自己画线段图分析了;但语文生字默写错了2个,我已经让他重新写了5遍,明天会再抽查”
。
家长看到这种“看得见的进步”
,才愿意为200元天买单。
这档的老师,必须有教师资格证(懂教学规律),且是本科生(知识储备够),最好能有点教学经验,知道怎么把课本知识和孩子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。
分级的关键:让家长看到“差异”
你得把这三档的服务内容写成“清单”
,贴在托管班门口,或者给家长——比如第一档写“作业辅导+纪律管理”
,第二档写“错题精讲+习惯记录”
,第三档写“学情分析+拓展练习”
。
家长一看就知道:多花的钱,到底换来了什么不一样的服务。
二、把“提成”
算明白:不仅要算“多少钱”
,更要算“怎么让老师有劲干”
你说提成都是20,按总收入算——这个比例不算低,但能不能激励老师,还得看怎么跟“服务质量”
挂钩。
毕竟,托管班的核心是“人”
,老师干得带劲,服务质量才上得去,家长才会续费。
先算算各档的提成基数(按最大服务人数算):
?第一档:100元天x12人=1200元,提成20即240元天;
?第二档:150元天x9人=1350元,提成20即270元天;
?第三档:200元天x6人=1200元,提成20即240元天。
单看数字,第二档提成最高,这是对的——9个人,不多不少,既能体现老师的专业性,又不至于太累,容易出成绩。
但光靠“人数x单价”
算提成还不够,得加个“钩子”
:服务得好,提成能再多拿点;服务不到位,提成得扣点。
怎么加“钩子”
?
?设“家长好评奖”
:每周结束后,让家长给老师打分(满分5分),第一档老师平均分45分以上,额外奖50元;第二档、第三档平均分45分以上,额外奖80元、100元。
家长的好评,比你盯着检查更管用。
?设“续费率奖”
:如果这档的孩子下学期续报了,给对应的老师“续报奖金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