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五章:一切都是天子的恩德,只不过是借着我的手来施恩!(2 / 6)
p; 话未说完,便被一声略显慵懒却带着严厉的呵斥打断。
“辛佐治,你想找死是你的事,别拖累仲治兄!”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郭嘉毫无正形地半卧在铺着软垫的竹席上,一手支着头,另一只手随意握着一卷《齐孙子》,神情散漫不羁。
孙武与孙膑的兵法,在后汉被分别称为《吴孙子》与《齐孙子》。
但唯有班固所著《汉书·艺文志》之中方才著录有完整篇章,著录《吴孙子》八十二篇、图九卷,著录《齐孙子》八十九篇、图四卷。
民间流传的版本或是有删改,或是有遗失,也许有极少数吴地、齐地的世家豪门收录有完整的版本,但名义上唯有皇宫之中的东观藏有完本。
郭嘉深得天子宠爱,不仅能自由出入东观,更能将典籍借出。
只不过相比起杂糅兵家四势的《吴孙子》,他更偏爱侧重兵权谋的《齐孙子》,不过前者他也通读,只是更喜读后者。
原本郭嘉本不欲掺和这件事,但眼见辛毗要将辛评拖下水,不得不出声阻止。
颍川辛氏,祖籍凉州陇西郡,世祖光武帝建武年间,自陇西东迁入颍川郡阳翟县,成为颍川士族之一。
郭嘉少孤,却与辛氏兄弟交情甚笃,自然不能坐视辛毗犯蠢。
“奉孝何出此言?”辛毗被郭嘉喝得一愣,但想起兄长辛评曾言郭嘉才智非凡,遇事可请教于他,因此对这位发小的话颇为重视。
郭嘉见辛毗没有一意孤行,看来这个小老弟终归还是愿意听劝,暗自松了口气,放下手中书卷,伸了个懒腰,慢悠悠问道:“我问你,下令拘捕张冀州,槛车入雒、秋后问斩的,是谁?”
“自然是……”辛毗话到嘴边,猛地顿住,是天子亲裁,还是尚书台亦或是出自三公?
“瞧,连是谁要处置张冀州都没弄清,就敢贸然让仲治兄去向国家求情?”郭嘉摇了摇头,坐直了些身子,眼神透出几分认真,道,“实话告诉你们,此事乃天子亲自圣裁,由崔司空依据律法审定,明令秋后问斩。槛车入雒,更是国家特意为之,意在警示群臣,以儆效尤!”
郭嘉瞥了一眼辛毗,见他仍是一副茫然的模样,继续道:“若你去寻了仲治兄,且不论他是否会理会,即便他冒险去向天子求情,不仅徒劳无功,反而会断送他自己的仕途前程!”
辛毗闻言,额角渗出冷汗,顿时后怕不已。
郭嘉受天子宠爱人尽皆知,他的话辛毗深信不疑。
一旁的赵俨作为同出身颍川阳翟的士子,也认同地点点头。
辛毗此举确实太过天真。
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