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 万古帝王养老院体验记(2 / 2)
书画、瓷器复制品,为大家讲解其中的精妙。然而,学员们往往对他所讲的笔法、釉色兴趣一般,反而对他偶尔透露的“康熙爷小时候怎么练字”、“雍正爷批奏折有多幽默”、“乾隆下江南有哪些趣闻”等宫廷秘辛(或传说)听得津津有味。乾隆起初有些无奈,后来也渐渐释然,将课程调整为“艺术与历史故事”相结合,反而人气大增。
李世民的“贞观太极养生班”是养老院最火爆的活动。他将唐代导引术与现代太极拳融合,自创了一套动作舒缓、易学易练的养生功。每天清晨,在花园空地上,他带领着数十位老人迎着朝阳缓缓起势,成为养老院一道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风景线。连朱元璋和乾隆都偶尔会加入进来,活动一下筋骨。
嬴政也尝试开设了“标准化生活与高效管理”讲座,旨在分享他的秩序理念。可惜,内容过于硬核和抽象,听众往往在开场十分钟后就开始打瞌睡或悄悄溜走。嬴政看着空荡荡的座位,虽然面上不动声色,但眼神中还是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。
养老院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怀旧日”主题活动,邀请各位皇帝分享他们所处时代的养老理念和措施。
朱元璋率先登台,声音洪亮:“咱大明讲究‘老有所养’!各地设有‘养济院’,收养鳏寡孤独废疾者。官府还会减免老人及其家庭的赋税徭役,这叫‘存恤高年’!咱觉得,关键是要让老人觉得还有用,能干活,心里就踏实!”他的分享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。
乾隆接着发言,姿态优雅:“我大清崇尚孝道,以‘颐养天年’为福。朝廷旌表人瑞,赏赐绢帛米肉。宗族之内,则有义田、义庄,供养族中老者。皇家更重礼仪,寿宴、节庆,皆有定例,务使老者尊荣,安享晚年。”他着重强调了养老中的“礼”与“荣”。
李世民沉稳开讲:“大唐养老,制度与人文并重。有‘给侍’制度,为高龄官员配仆役;有‘授几杖’之礼,象征尊老。致仕官员,待遇优渥。朕以为,养老非仅物质供给,更需精神慰藉,使其老有所为,老有所乐。”他的观点体现了大唐的包容与人性化。
嬴政最后陈述,言简意赅:“秦律明文规定,‘大夫以上年七十,不更年七十一,簪袅年七十二……’皆可免役受廪。老者见官不拜,受法律特殊保护。大秦以法立国,养老亦依法度,确保无分贵贱,皆得基本供养。”他展示了秦朝严谨的法条保障。
这场跨越时空的分享会,让现代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和老年居民们都听得入了神,一位年轻社工感叹:“原来在古代,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如此丰富和系统的养老思想与实践,真让人大开眼界!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