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16(2 / 4)

加入书签

>30、宁其:有“宁可”

、“不如”

的意思。

“与其……宁……”

,表示二者之中有所选择的时候,放弃前者,取其后者。

这两句说:与其杀这些人(带甲万人),不如得越国。

31、孰利:(和与战)哪一种有利。

第一段提要:写越王勾践战败,使文种求和于吴,指出许和、不许和两方面的利害,任吴国选择。

语气卑谦,意志坚决。

32、子胥:五员(云音),字子胥,楚国人,其父兄都为楚平王谗言所杀死,因而被迫投奔吴国。

吴王阖闾用他为“行人”

,主管朝觐(j近音)聘问等事,共谋国事。

33、仇雠(ch0u酬音):仇敌。

雠:与“仇”

同义。

34、这两句说:长江、吴淞江和钱塘江把吴越两国环抱在中间,两国的人只能在这个环境里生活,无法外移。

35、这句说:这种势不两立的局势是不能改变的了。

36、上党:原为地名。

春秋时属晋国,战国时属韩国,今山西太原一带地方。

上:高;党:毗邻。

意谓地高与天相邻,故名上党。

这里的上党,泛指中原地势较高陆多水少的国家,如晋、郑等国。

37、已:同“矣”

38、纳:致送,与现代语“交纳”

相近。

太宰:官名,名嚭(pi匹音)

39、去:离去,撤出。

这句说:和越国讲和而撤离越国。

第二段提要:写在许和的问题上,吴国内部有矛盾,吴王听从太宰嚭的话,允许越国议和。

40、执雠:结仇。

41、中原:原野之中。

42、请更:请让我改过。

43、这两句说:对人民有丧事的进行吊唁,对人民有喜事的致庆贺。

44、这两句说:对人民有远出的欢送他,有回家的欢送他。

45、宦:宫中小臣,太监。

这句说:派遣三百名士人到吴国去当臣仆。

46、前马:前驱,在马前开道的人。

这句说:勾践亲自给夫差当马前卒。

第三段提要:写越王勾践一面抚慰国人,一面卑事夫差,以图报复。

47、句:同“勾”

句无:今浙江诸暨县南五十里有勾无亭,即其地。

48、御儿:在今浙江嘉兴桐乡县。

49、鄞(y银音),县名,在今浙江。

50、姑蔑:在今浙江衢县北。

51、东西为“广”

,南北为“运”

广运百里:指当时越国的面积。

52、致:招集,招致。

53、帅:同“率”

二三子:你们一群人。

这句意思说:将率领你们夫妇休养生息繁殖人口。

54、丈夫:男子。

用“丈夫”

这个词专指妇女的配偶是后来的用法。

55、免:通“娩”

,生育。

56、这句说:公家派医生去守护孕妇生产。

57、这两句说:一胎生下三个孩子,公家给她乳母。

58、饩(xi细音):食物。

这两句说:一胎生下两个孩子,公家供给其食物。

59、死:死于国事。

政:“征”

,指赋税。

这两句说:嫡子死了,就免去他家里三年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