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一劳永逸的解决游牧问题,并不能只靠武力(3 / 13)

加入书签

的财富。

    李翊从前是干什么的自不用多说。

    他要想论证管理和统筹,以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。

    那么前后五百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跟他打。

    管仲、桑弘羊、诸葛亮、王猛等人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李翊绝不会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,去跟素乌等人科普,什么叫解放生产力。

    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既得利益。

    那么基于此,李翊便以“诱导式”谈话,向素乌提出要求:

    “公等皆以为,草原不能提供足量牛羊。”

    “然私以为,若扩大畜养规模,以诸部实力,便能满足本相之所需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以素乌为首的使者,都在那里冷笑。

    仿佛听到了一个非常幼稚的话题。

    按理说,游牧民族的牛羊都是成群的,应该越繁殖越多才对。

    但牧民都是逐水草而居,所控制的牛羊,不可能超过放牧地区的草料承受极限。

    不然,大草原上的水草喂养不了那么多牛羊,就只会白白饿死。

    为此,李翊接着进行补充:

    “公等若在牛羊长老之前,将之屠宰售卖。”

    “不就能控制草料供给,不致使畜牧过度耶?”

    说白了,草料毕竟不是稀缺资源。

    牧民们没有一个对草料资源的管理的基本概念。

    牛羊在成年之后,就不会再长膘了,甚至有可能掉膘。

    再养着它们,就是纯纯浪费资源。

    何况牛羊在成年时期,就是它们交易价值最高的时候。

    可道理大家都懂,

    但牧民们还是无法做到,将它们随意宰杀。

    理由也很简单,

    杀了肉就无法保存,容易腐烂变质。

    所以它们宁可养着老牛老羊,以保证自己手里始终有硬通货。

    所以当李翊提出这个建议后,素乌当即出声反驳:

    “……明公之论虽善,然我部纵知牛羊老不益肉,亦不忍妄杀。”

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