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老朱,你知道马皇后是怎么……【(2 / 9)
夺城,不能服众。今日这江山,是百姓用脚走出来的选择,不是我用箭射下来的战利品。”
沈浪垂首:“属下明白了。”
***
数日后,正史馆正式开馆。林昭拄杖而行,身披一件洗得发白的僧衣,却不着袈裟。他在门口立了一块石碑,上书四字:**“直笔在心”**。
第一天,便有老妇携子而来,递上一封泛黄家书??其夫原为辽东守卒,因上书言边防空虚,被齐泰以“动摇军心”罪名处斩。信中详述当年宁远失守前夜,将士哭求援兵不得的情景。林昭亲自接下,命人录入《靖难纪实?卷一》。
第二日,苏州七十二生员代表登门,带来幸存者的口述记录。一名少年跪地痛哭:“我家五口,只剩我一人。父亲临死前让我记住:‘觉尘法师若活着,就把真相告诉他。’”
林昭扶起少年,当众落泪:“你们不是孤魂野鬼,你们的名字,会刻进史册里。”
第三日,一位盲眼琴师被人搀扶而至,怀抱古琴。他说自己曾在鸡鸣寺外听过林昭讲史,如今特来弹奏一曲《黍离》。琴声呜咽,满堂皆泣。曲终,他摘下墨镜,露出空洞双眼:“三年前,我在街头唱燕王善政,被锦衣卫剜去双目。但我耳朵没聋,我知道谁在说真话。”
林昭起身长揖到底:“您才是真正的史官。”
消息传开,四方响应。短短半月,正史馆收到各地呈报文书逾千件,涵盖冤案、苛税、疫灾、军溃、民变等百余类事。更有海外归侨送来南洋诸国治政见闻,称“西洋小邦尚知设议政院,听民声,况天朝乎?”
林昭召集众人议定体例,终定三大主轴:
《建文政弊录》,专记三年内朝廷决策失误、权臣专横、民生凋敝之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