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新药(2 / 6)
他顿了顿,看向那位老中医专家:“李老,您的医者仁心我无比敬佩。
我们这么做,恰恰是为了对更多的‘仁心’负责。
如果我们的药确实有效,通过严格试验证明出来,将来能造福千万人,这才是大仁。
现阶段可能对少数志愿者有所‘亏欠’,但我们用最严谨的态度确保他们的安全,并用未来更可靠的药物来回报他们和更多患者。”
陈小满的一锤定音,确定了临床试验的高标准基调。
项目组迅速行动起来,一方面精心设计试验方案和病例报告表,报送刚刚成立不久的卫生部药品审评办公室进行伦理和科学审查。
另一方面,组建了庞大的临床监查员队伍,这些年轻人背着包,跑遍了京郊乃至河北的几个合作试验点,磨破嘴皮子地向医院和潜在志愿者解释说明。
资金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更快地涌出。
高昂的受试者补贴、医院协作费、监查员的差旅、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的费用……
集团账面上的流动资金迅速缩水。
财务总监几乎天天皱着眉头来找陈小满签字批款,委婉地提醒着风险。
陈小满每次都是深吸一口气,然后果断地签下自己的名字,“继续投入!
哪怕抵押部分资产向银行贷款,也必须保证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!”
他给财务下了死命令。与此同时,他也指示集团其他盈利部门开足马力,生产销售现有成熟产品,尽力为这个“吞金兽”项目输血。
家里的气氛也难免受到影响。
安雨琪虽然全力支持丈夫,但看着丈夫日渐消瘦,回家时间越来越晚,甚至半夜都在接电话处理问题,心里难免担忧。
有时她会忍不住劝两句:“小满,我知道任务重要,可你也得顾惜自己的身体啊,这个家还得靠你呢。”
陈小满总是拍拍她的手,眼中带着歉意和疲惫,却依旧坚定:“雨琪,放心,我扛得住。
等这个药做成了,我好好休息,带你和爸妈出去旅游。”
小儿子陈瑞华放暑假回家,看到父亲忙得脚不沾地,也主动请缨:“爸,我学的是生物化学,虽然还没毕业,但实验室里打下手、整理数据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