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 厂区暗流(1 / 3)

加入书签

红色奇瑞qq驶出联合化工大院,融入江州午后的车流。

季方语坐在副驾驶座上,好奇地打量着窗外的街景。

“小明,你真的打算接手玻璃器皿厂吗?”

季方语忍不住问道:“我听说那里问题很多,工人们经常闹事。”

明朗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,语气平静:“每个企业都有问题,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玻璃器皿厂有六十多年历史,曾经是江州的骄傲,不能让它就这么倒下。”

季方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没再说什么。

不过十几分钟车程,车子已驶近江州玻璃器皿厂所在区域。

这里的街道显得比市中心陈旧许多,路边的店铺多是老字号,偶尔有几家已经关门停业,橱窗上贴着“出租”

的字样。

十二月的寒风吹落树上的枯叶,在空中打着旋儿,最终散落在玻璃器皿厂大门前的水泥地上。

厂区围墙上的标语已经褪色,但仍能辨认出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”

、“团结拼搏,再创辉煌”

等字句。

大铁门一侧的门柱上,“江州玻璃器皿厂”

七个大字锈迹斑斑,透着一股萧条气息。

正如预期,厂门口已经等候着几个人。

为的是个五十多岁、身材微胖的男子,穿着深色夹克,头梳得一丝不苟。

旁边站着几位同样干部模样的人,大家都面带笑容,但那笑容中透着几分勉强和紧张。

明朗的红色奇瑞qq缓缓驶入厂区,停在一辆黑色奥迪a6旁边。

两辆车并排停放,形成鲜明对比——一边是朴实无华的经济型小车,一边是彰显地位的豪华公务车。

季方语忍不住多看了那辆奥迪几眼,车牌号是江a,显然是厂里领导的座驾。

厂领导们迎了上来,微胖男子率先伸出手,笑容可掬:“明总大驾光临,欢迎欢迎!

我是玻璃器皿厂厂长赵志刚。”

明朗与他握手,语气平淡:“赵厂长客气了。”

赵志刚又介绍身边几人:“这是副厂长王长林,党委书记李建华,财务科长刘美丽”

明朗一一与他们握手,只是点头回应,没有多言。

季方语跟在后面,小心地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和举止。

赵志刚热情地引导着:“明总,外面冷,咱们到会议室聊吧,厂里条件有限,还请多包涵。”

一行人走向厂区深处的办公楼。

沿途经过几个车间,大多静悄悄的,只有个别车间传出机器运转的声音。

院子里堆放着一些原材料和成品,摆放得还算整齐,但明显能看出规模不大。

办公楼是一栋三层的老式建筑,外墙斑驳,有些地方漆皮已经脱落。

门口挂着的牌子显示这栋楼建于1958年,已有四十多年历史。

办公楼就在嘉陵江畔。

登上二楼会议室,透过宽大的窗户,可以看到滚滚江水向东流去。

江面上偶尔有船只驶过,鸣笛声隐隐传来。

会议室布置得简单而正式,长条会议桌擦得锃亮,周围摆放着十几把椅子。

桌上已经备好了茶水和水果,显然是提前准备的。

大家分宾主落座,赵志刚坐在主位,明朗坐在他对面,季方语则坐在明朗旁边,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。

“明总,先我代表玻璃器皿厂全体职工,欢迎您来厂里考察指导。”

赵志刚开场白说得冠冕堂皇:“我们厂虽然目前面临一些困难,但底蕴还在,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。”

明朗点点头,直接切入正题:“赵厂长,能不能先介绍一下厂里的基本情况?职工人数、资产负债、生产经营状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