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9章 你小看了武涉,这小子鸡贼着呢!(2 / 2)

加入书签

>“喏!”萧何应声答道,动作流畅无比,立刻就从地上站了起来,拂了拂官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,神态恢复了平日的从容。整个过程干脆利落,仿佛刚才那番郑重其事的请罪,真的就只是一场必要的形式,走完了,也就结束了。

这近乎“变脸”的一幕,看得高要也是一阵无语,忍不住在心里笑骂了一句:‘这萧何,真是够鸡贼的!’他深知,萧何的请罪是真心,但这份真心,是建立在对自己这位君王脾性透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。

萧何料定自己不会因此等小事真正怪罪于他,故而先行请罪,既表明了态度,彰显了臣节,又丝毫不担心会引来真正的惩罚。这种精准的拿捏,正是萧何能始终稳坐钓鱼台的高明之处。

殿内气氛随之松弛下来。高要也不再绕圈子,直接切入正题,这也是他单独留下萧何的核心目的。他收敛了笑容,目光变得深邃,沉声问道:“萧何,关于我让武涉进入内阁,同时兼任吏部侍郎的安排,你怎么看?说说你的真实想法。”

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布局和未来朝局走向的关键问题。高要的解释也随之而来。按照常制,六部自当以尚书为长官,总揽部务。但如今新朝初立,六部架构刚刚搭建,许多职位的人选尚在摸索与观察之中。

此时若直接将某人擢升为尚书,一旦发现其能力不足,或与职位要求不符,后续调整将极为困难。毕竟,六部尚书已是位极人臣,仅次于内阁成员的存在,在这个位置上,若无重大过失,几乎不存在平级调动的可能,而降职使用更是会引发巨大的政治震动,打击官员士气。

而侍郎之位则不然。它既是部堂高官,手握实权,又尚未达到官职的顶峰,留有充分的进退空间。若武涉在吏部侍郎任上表现出色,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地扶正,或者调任更重要的岗位;若其表现平平,甚至出现差错,调整起来也相对灵活,无论是平调至其他部门,还是外放为封疆大吏,都有了回旋的余地。

喜欢神话大秦:我高要,绝不太监!请大家收藏:神话大秦:我高要,绝不太监!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