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8章 分析(2 / 2)
俘,大楚法统已遭受重创。
效忠司徒静?这位长公主殿下能力出众,手段果决,更与秦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旧谊。她南下时带走五皇子,其用意不言自明。若奉她为主,或许能凭借她与秦帝的关系,为南境谋得一条相对体面的出路。但这也意味着,彻底背离了司徒皇族男性继承传统,近乎于‘另立新朝’!
穆远山深知,司徒易此刻来信询问,显然也是在观望,东境的动向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南境的态度。
他沉思良久,最终回到案前,提笔蘸墨。
“易王爷,信已收到,局势洞明,王爷所虑,亦是远山所忧。第一军团上下,皆大楚子弟,忠勇为国。但国已不国,君已非君,我等武夫,纵有一腔热血,也需要为麾下儿郎谋一活路,为南境百姓求一安宁。”
“静公主殿下,才略过人。远山与第一军团,当以护卫殿下与皇室血脉为首要职责。至于前路何方,尚需与殿下仔细参详。”
写罢,他封好信,唤来亲信:“以最快的速度,送往东境。”
这封回信,态度明确——穆远山及第一军团,选择效忠司徒静。或许,等这封信抵达东境之时,也就是整个大楚残余势力做出最终抉择的时刻。
帝京,原大楚皇宫附近临时设立的秦军帅帐内,气氛肃杀。
白起端坐主位,面色冷峻。下方,来自司徒易的使者躬身而立,虽极力保持镇定,但额角细微的汗珠仍显露出他内心的紧张。
使者将东境目前的困境一一向白起道明。言辞恳切,姿态放得极低。最后,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,问出了那个关键问题:“武安君,我家王爷深知大势已去,但麾下数十万将士及东境百姓之未来,系于王爷一念之间。故遣卑职前来,斗胆询问,若东境愿降,不知大秦...将如何安置我家王爷,以及东境数十万将士?”
帐内众将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白起身上。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,若能兵不血刃拿下东境,他们就可以腾出手来,全力对付大周。
然而,白起闻言,脸上没有丝毫波动,甚至连眼神都没有变化。他沉默了片刻,缓缓道:“此事,非本帅职权可以决断。”
“如何安置一位手握重兵的亲王,关乎大秦国策,需由我大秦皇帝陛下圣心独断。你且回驿馆等候,本帅会以八百里加急,将此事奏报帝都。”
使者心中虽有些失望,但也明白这确实是应有的程序。白起没有当场拒绝,甚至愿意代为上奏,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。
他连忙躬身:“卑职明白!谢武安君!我等静候秦帝陛下佳音!”
使者退下后,赵普看向白起,微微颔首:“此事确非我等可擅专,尤其涉及司徒易这等身份敏感之人。陛下需权衡全局,方能定下最有利之策。”
白起目光锐利:“东境欲降,是好事。但也可能是缓兵之计,待价而沽。我军不可松懈,需防备其与大周勾结,突然发难。传令药师,让他注意司徒易的动作,保持战备状态。”
很快,一封密封的加急军报,由精锐信使带着冲出楚都,朝着大秦方向绝尘而去。如何处置司徒易及其军团,注定将牵动无数人的神经。
↑返回顶部↑